老话说:“冷在三九金股配资网中心官网,热在三伏”,明天就要进入末伏了,今年的末伏是从8月9号到8月18号,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时间,但是气温还是会居高不下。
末伏在立秋后,属于民间常说的“秋包伏”,被视为是酷热的预兆,看来“秋老虎”的余威还是要持续一段时间。
虽然处在末伏期间,但已经属于秋天了,早晚还是会有些许凉意,进入末伏以后,我们在生活上要根据节气来调节。
明日末伏,记得:“不做3事,不吃2物”,遵循传统,顺应节气,家人少生病,健康过伏天。
不做3事:
一,雨后不去陌生的江河游泳
在三伏天里,气温一直很高,太阳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,使得气温长时间居高不下。酷热难耐的时候,很多人会选择去河水里面游泳,达到消暑降温的目的。
然而,当进入末伏阶段,情况却发生了变化。这个时候,雨水会逐渐丰沛起来。大量的雨水裹挟着泥沙、杂质以及各类污染物倾入河中,河水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。
所以在末伏这段时期,应尽量避免前往陌生的江河游泳。毕竟,被污染的河水含有很多的有害物,一旦与眼睛、口鼻等部位接触,极有可能导致细菌、病毒等入侵人体,进而给身体健康造成损害。
二,生活中不要贪凉
末伏期间,虽然天气比较炎热,但是早晚已经开始变得凉爽,在这样的时节里,夜间睡眠时若开启空调,务必留意温度的调节。
空调温度不可调得过低,因为此时人体在早晚已逐渐适应了那丝丝凉意,过低的温度极易打破身体的平衡。一旦贪凉过度,感冒便可能悄然找上门来,让人身体不适、精神萎靡。
当感到口渴时,也需克制自己对冷饮的渴望。冷饮虽能在瞬间带来冰爽的感觉,虽然暂时缓解了口渴,但它对肠胃的刺激却不容忽视。
肠胃在末伏这样的特殊时期本就较为敏感,冷饮的突然刺激可能会引发肠胃痉挛、腹痛、腹泻等不适症状,影响身体的健康。
三,高温期间减少外出时间
进入末伏,气温依然很高,在正午时分,尽量减少外出时间,如果是在户外工作,那么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工作人员需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,比如穿着轻薄、透气的衣物,女生出门可以戴上遮阳帽、太阳镜,涂抹防晒霜等,以减少阳光对身体的直接伤害。
同时,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,当出汗较多的时候,务必及时地补充水分。因为汗液的大量流失会带走身体中的水分和电解质,若不及时补充,身体就容易出现脱水现象,进而增加患热射病的风险。
不吃2物:
一,不吃寒凉的秋瓜
进入末伏,饮食上要多加注意,尽量不吃秋后的寒凉蔬果,比如西瓜,苦瓜等,西瓜在立秋后,口感和营养价值会差很多,有的人体质比较弱,吃多了寒凉的瓜果,有可能肠胃受不了,影响身体健康。
二,不吃辛辣的食物
末伏在立秋后,气气相对比较干燥,饮食上以清补为主,平时多补充一些蛋白质,比如鸡蛋,各种肉类食物,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比如辣椒,麻椒,否则会引起秋燥,身体上火。
末伏是三伏天里面的最后一伏,白天气温虽高,但早晚已经变得凉爽,过了末伏,就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,在这段时间,记得“不做3事,不吃2物”,顺应节气,家人少生病,健康过伏天。
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